134 8052 3247
134 8052 3247
一艘名為“Morning Midas”的大家伙,在汪洋大海中,突然就給自己加了點“火”的元素,還是在離阿拉斯加海岸線三百來英里(差不多四百八十三公里)的遠地
一艘名為“Morning Midas”的大家伙,在汪洋大海中,突然就給自己加了點“火”的元素,還是在離阿拉斯加海岸線三百來英里(差不多四百八十三公里)的遠地方。
這艘船,塊頭不小,六百英尺長,換算過來也有一百八十三米,妥妥的海上巨無霸。
美國海岸警衛隊,接報后估計也是一個頭兩個大,趕緊調兵遣將去處理這燙手山芋。
“Morning Midas”號,其實是五月底就從港口出發了,按計劃,是要在六月十五號晃悠到墨西哥的羅卡德納斯港。
這船打從娘胎里出來,就是干運輸汽車和卡車這活兒的,胃口不小,最多能吞下六千輛車。
Zodiac Maritime公司那邊也發了話,確認船上當時拉了約莫三千輛汽車,電動汽車占了八百輛。
Zodiac Maritime公司的聲明里說得挺細:最初是有人瞅見一個甲板上往外冒煙。
全體二十二名船員,通過救生艇,麻溜地撤了,被轉移到附近一艘路過的商船上,暫時安全了。
船公司也說了:“我們已經通知了相關部門,正在跟緊急救援人員緊密合作,也派了拖船過去,支持打撈和滅火工作?!?/p>
不過,要對付船上那把火,還得等大家伙——大型切割船,那玩意兒還在趕來的路上。
這事兒就得說道說道了,船上如果著火,跟電動汽車扯上關系,那滅火難度系數,可不是一般的高。
這次“Morning Midas”號上,究竟是哪個牌子的汽車在“發光發熱”,目前還是個謎。
就在2022年,一艘船,上面裝著保時捷、賓利這些豪華品牌的四千輛新車,在葡萄牙亞速爾群島附近,也是一把火燒了起來。
那火,足足燒了將近兩個禮拜,最后船沒挺住,帶著一肚子“豪車”,沉到海底喂魚去了。
安聯商業保險公司就有數據說線年,所有船舶類別的火災事故,創了十年來的新高。
安聯在他們那份《2025年安全和航運審查》里,就直言不諱:“現實情況擺在這兒,這些船的個頭越來越大,滅火和打撈的復雜性也水漲船高,承保風險居高不下。”
電動汽車,作為新能源的大趨勢,這幾年風頭無兩,家家車企都在往里砸錢,各種新技術、新平臺層出不窮。
從城市代步的小精靈,到翻山越嶺的硬漢SUV,電動化的浪潮幾乎席卷了所有車型。
越來越多的電動汽車,通過這些巨大的海上移動車庫,漂洋過海,運往世界各地。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這些裝著高能量密度電池的“鐵疙瘩”,在漫長的海上旅途中,一旦有個風吹草動,其潛在的風險,似乎比傳統燃油車要復雜得多。
而且,它燃燒起來,不需要外部氧氣,你用傳統的二氧化碳或者水去撲,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
“Morning Midas”號的這把火,無疑又給全球汽車供應鏈的脆弱性,敲了一記警鐘——哦,不,是拉響了刺耳的警報。
當車企們還在為自家電動車的續航里程、充電速度、智能化水平卷生卷死的時候,這些“移動的炸藥包”如何安全地從A點運到B點,似乎成了一個被選擇性忽視的角落。
現在,輪到這些高科技的電池包,在密閉的船艙里,扮演起“不穩定因素”的角色了。
這艘船,從建造年份來看,2006年,那時候電動汽車還沒像今天這么鋪天蓋地。
它的消防設計,它的風險預案,是否能完全適應肚子里裝著幾百上千輛電動汽車的新常態?這恐怕得打個大大的問號。
Zodiac Maritime公司在聲明里提到“船員立即啟動船上滅火系統進行緊急滅火”,但“情況仍無法得到控制”。
或許,船員們已經盡力了,但面對這種新型的“火龍”,傳統的“屠龍技”可能已經不夠用了。
一旦出事,不僅是船和貨物的損失,還有打撈成本、環境污染治理成本,這些都是天文數字。
這次“Morning Midas”號的船員能全須全尾地撤出來,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但技術進步的“A面”有多光鮮,其潛在的“B面”風險,就需要投入同等甚至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和防范。
就像十年前,誰能想到手機電池會在口袋里“放炮”一樣,現在,也沒人敢打包票說,這些海上漂的電動汽車,就一定萬無一失。
當整個行業都在為“綠色出行”歡呼時,別忘了,這“綠色”的背后,還有一條長長的、布滿潛在風險的運輸鏈。
未來的汽車運輸,尤其是電動汽車的運輸,或許需要全新的標準、全新的技術、全新的應急預案。
畢竟,不是所有風險都能被“智能”掉,總要有環節為這“綠色轉型”的陣痛埋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kaiyun網頁登錄入口 開云在線
Copyright ? 開云中國科技集團 版權所有 備案號:隴ICP備202100046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