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8052 3247
134 8052 3247
隨著時代的不斷演進,戰爭的形式也在快速變革。如今,現代戰場的攻防已經發展到了大規模應用無人機的新階段,攻守雙方都依賴這種新興技術,戰斗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隨著時代的不斷演進,戰爭的形式也在快速變革。如今,現代戰場的攻防已經發展到了大規模應用無人機的新階段,攻守雙方都依賴這種新興技術,戰斗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正因如此,多個國家紛紛加緊研發反無人機技術,中國也不例外。近期,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在國防展覽會上亮相了國內自主研發的“天穹系統”。這套系統以其100%的攔截成功率聞名,在沙特的實戰中大放異彩,迅速贏得了阿拉伯多個國家的高度關注和搶購熱潮。
無人機最初進入公眾視野,大約是在十年前作為兒童的遙控玩具出現,隨著時間推移,無人機的應用領域不斷擴展,比如航拍攝影、無人機表演和野生動物監測等,也催生了眾多無人機愛好者。
然而,和這些休閑娛樂的用法截然不同,無人機更適合承擔危險且復雜的任務。早在20世紀初期,無人機就已經開始在戰場上被應用,當時主要是將廢棄的飛機改裝成簡陋的無人偵察設備,輔助訓練防空炮兵。
隨后,無人機的潛力逐漸被挖掘,變成了戰場上的重要偵察工具。到了90年代,體積更小、外形更靈巧的微型無人機登場,作為誘餌開始出現在戰場上。此后,無人機技術不斷革新發展。
直至今年五月,俄烏沖突中首次亮相的光纖第一視角無人機更是突破了傳統技術瓶頸。此類無人機利用極其細小的光纖實現信號傳輸,具備極強的抗干擾能力,使操控者仿佛置身戰場之中,極大提升了戰術執行的精度和效率。
6月28日,俄羅斯在烏克蘭境內控制了卡定居點,并對烏克蘭的軍工設施展開了大規模攻擊,發射了多達477架無人機和60余枚各類導彈。烏克蘭方面則奮力防御,發起火力和電子戰反擊,向俄方發射無人機102架,同時擊落或攔截了俄方436架無人機。
由此可見,無人機已成為現代戰爭中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對進攻方來說,無人機優勢明顯。
從小處說,最簡單的無人機其實就是遙控飛機玩具,幾乎任何孩子都能學會操作,更別說專業訓練的軍人。無人機的使用極大節約了戰爭中的人力資源。
此外,無人機作為“戰場新銳”,不僅體積小巧,信號也極其微弱,傳統防空系統很難探測到它們的存在,令敵方防不勝防。
甚至有網友分享,自己出售的二手大疆無人機定位竟出現在阿拉伯地區并宣布損毀,說明連民用無人機都能被用作戰場工具,更別提專門設計的軍用無人機了。
去年11月中國航展上,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全面展示了無人機系列產品,其中被譽為“低空火眼金睛”的“天穹”綜合反無人機作戰系統引起了極大關注。
天穹整體是一輛集成多種探測和攔截設備的電子對抗車,市面上的無人機幾乎無處可逃。
該系統不僅能通過雷達和光電設備實現精準探測,還能利用干擾和誘騙技術對敵方無人機進行攔截,堪稱為布下了一張無形的“天羅地網”。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表示,天穹之所以能擊敗各種類型的無人機,關鍵在于其系統中配備了雷達、光電探測結合激光攔截技術。
激光以光速傳輸,能快速精準鎖定飛行目標,一旦目標進入監測范圍,激光便能迅速將其摧毀。激光攔截成本低廉,主要消耗電力,遠低于傳統的防空導彈系統,因此性價比極高。
例如在一次中東沖突中,對方發射21架無人機,天穹系統啟動后,無一無人機突破防線,全部被成功攔截,實現了“21發21中”的完美成績。
在隨后的多場戰斗中,天穹依然保持著百發百中的優異表現,攔截成功率達到了百分之百。
天穹的成功體現了我國在反無人機領域的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使得面對曾經的科技強國,中國同樣擁有了話語權和自信。
雖然天穹系統已經取得顯著成果,我國在無人機及其反制領域的研發步伐并未停滯,而是如同滔滔江水般不斷向前推進。
今年五月舉辦的世界雷達博覽會上,中國電科再次成為焦點,其推出的“雷電”低空防御系統備受關注。
該系統配備高功率微波攔截技術和強大的無人機蜂群攻擊能力,能夠實現光速攻擊,快速響應目標。
更重要的是,“雷電”系統無次生傷害,能夠多次重復使用,具備極強的“硬殺傷”能力,可視為“天穹”系統的升級版。
去年亮相的“九天”無人機便是代表之作,它最大載重達6噸,續航能力強大,能飛行7000公里以上,最長連續飛行時間達12小時。
其機身下方裝備了一個“蜂巢任務艙”,能夠攜帶超過百枚巡飛彈或小型無人機,實現大規模群體打擊。
時代的車輪如洪流般滾滾向前,回望歷史,曹操、劉備、項羽等古代英雄們大概難以想象如今戰爭竟然以如此方式進行。
如今,“低空經濟”正成為下一個風口,宛如當年的計算機專業一樣,前景廣闊。
即使你不懂得如何用無人機進行專業表演,購買一架大疆無人機進行操控和航拍,也能體驗科技帶來的樂趣。
1、中國新聞網《世界雷達博覽會在合肥舉辦中國電科400余項高科技產品體系化集中參展》
2、中國新聞網《“天穹”綜合反無人機作戰體系亮相航展:以“火眼金睛”布“天羅地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上一篇:靠禁止換不來安全更換不來“兒童友好”
下一篇:電動車騎行擬強制戴頭盔
Copyright ? 開云中國科技集團 版權所有 備案號:隴ICP備2021000465號